春节到来的时候,在南方的很多村镇,人们最先想到的事情就是挂红灯笼。当门前挂上红灯笼的时候,新年的色彩和味道立刻在心里浮现出来。无论天气多么寒冷,身心都会暖洋洋的。
我的家乡是东南沿海的一个渔村,古时因满山遍野长满梅花,故名梅城。这里的春节,海风清爽,梅花香交织,别有一番韵味。但说到色彩,除了海水湛蓝、浅滩翠绿、梅树鲜红,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渔民家门前悬挂的灯笼。
记忆中,每当看到处处高挂的灯笼,就知道春节要到了。整个渔镇红红火火,家家户户都挂着红红的对联、红红的福字、红红的窗花、红红的绣花结……鲜艳夺目。傍晚,站在岬角高处,看渔镇的灯笼一盏又一盏亮起来,像鲜红的鲤鱼在夜空中欢快地游动。灯笼发出的红光温暖,把海岸、村庄轮廓、房屋点缀得错落有致。海风吹来,飞舞的红点,展现出别样的韵味。
父亲告诉我,风灯原本是镇上人们的照明工具。过去,梅花镇是福州的军事要塞,也是通往省城的门户,车水马龙,人们晚上出门需要照明工具,所以灯业一直很兴旺。记得小时候,在街上看到很多灯坊,里面光影婆娑,竹篾飞舞,铁丝缠绕。还记得那些灯是用竹子做骨架,以八角形为主造型,插上木制小烛台。外罩是用半透明、坚韧的抄纸做成的,先把纸剪成长方形,再画上图案,画的都是活灵活现、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,还有山水花卉,再上色裱装。
花灯做好后,在烛光下高高挂起,露出活蹦乱跳的鱼虾蟹,让人目不转睛,仿佛眨眼间它们就会跳进海里。工艺的精巧、制作的精美,总能引来路人围观挑选。闲暇之余,店员们会各自提着二十多个花灯,走遍大街小巷吆喝:“买花灯,快来买花灯!”或赶到附近的温岭、金峰等地,晚上兜售,远处传来脚步声,灯影婆娑……
农村元宵节,村民们都会提着灯笼出门,舞龙、踩高跷、舞狮、唱闽剧、弹“十番”,祈求平安。我刚上小学的时候,元宵节的夜晚过后,总会兴奋地提着一盏用小木棍绑着的红灯笼,沿着狭窄的青石板巷子,走到朋友家。一路上,我遇见了无数提着灯笼的年轻人;在交错中,摇曳的火苗和纯真的童心跳动在一起。
有趣的是,我家乡的风灯还有另外一个名字。渔民们叫它“风不动”,这是渔民在外捕鱼时给它起的名字,有祈求安定的意思。这种风灯自然要经过特殊的加工——灯座是红木粗短的圆柱体,灯罩用竹篾编成鼓形,上面蒙一层麻纱布,纱布周围写上“渔利”四个红色大字,再刷上桐油漆,以防雨水和潮气。 这种上带钩、下带槽的“风不动”,成了渔民外出时十分亲切的支撑——无论是夜间行驶的渔船,还是岸边帐篷里的生活,或是夜间加工鱼类,那红彤彤的光芒映照着一张张勤劳勇敢的黝黑面孔,也映照着大舱房上金色的“船头压浪花”和“先锋号”……每当想起,我仿佛看到父亲带着满船的村民在“风不动”灯前忙碌的身影,听到他如海浪般爽朗的笑声。风灯给村民们带来的温暖,将永远定格在梅花镇的记忆里。
如今,梅花镇的春节灯会除保留原有的风灯制作方式外,还融合了绘画、剪纸等技艺,利用木、藤、麦草、丝绸等材料,创作出各种新式灯会。每逢佳节,镇上的街道、店铺、公园、渔民家门口,都会挂上新式图案的灯笼。每当夜幕降临,灯笼一个个亮起,充满喜庆吉祥的气氛。登上雄伟的望海楼,可以俯瞰山下的梅城。海浪低语,岛礁显露,灯会璀璨夺目,古镇美景一览无余。
人民日报(2021年2月22日第20版)
标题:渔夫的灯笼是红色的挂起的英文
链接:https://www.ltthb.com/news/xydt/121582.html
版权:文章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