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 ✎黑图编辑 ✎青翼校对 ✎白云主编微信 shufagongke1
赵之谦是继邓石如之后又一位创新小篆的书法大师,他的篆书受到北魏碑学的影响,深受益州双吉包世臣所提倡的“勾、按、送,毛毛齐发”思想的影响。他在邓石如的基础上,将魏碑的笔法与魏碑的笔法融合,独具匠心,独具匠心。凌厉的笔法中蕴含着精妙睿智的笔法。顺着赵之谦坎坷的人生轨迹,力求捕捉他的性格特征、创作情绪、心理活动,探究北魏造像法入篆,以期全面了解他的书法风格,获得有益的借鉴。
1.认真研究北魏造像方法,将其运用于篆书,方法理论较为完整
赵之谦以篆书取北魏造像法,与当时众多书法大家掀起金石学风有关,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有关。康有为在《广义周双记》中赞叹:“凡魏碑,无论取其一派,足成一格,若百家合一,则美矣。”尤其是初唐几位楷书大家,如虞世南、欧阳询、褚遂良等,都直接继承了智庸的笔法,并借鉴了六朝。同时,“六朝之长,在于洒脱,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”(何焯《义门先生集》)的书写特点也迎合了赵之谦天马行空、自由奔放的性格。 赵之谦对北魏篆书造像方法的运用,可谓得心应手、顺理成章。
所谓北魏造像法,是指北魏时期大力推行佛教而创制的各种造像铭文书写方法,是北魏书法的宝库,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。由于造像规模庞大,铭文数量众多,工匠多用直刀刻划文字,主要表现在用笔侧刃造成的方正效果,特别是横笔,不讲究反入平出,亦无回头尖,在笔画末端戛然而止。此种字体起笔急收,笔画多为侧刃,具有内圆外方、勾笔力道超强、笔画厚重等特点。
赵之谦篆书在初步学习邓石如隶书的基础上,对造像碑、摩崖石刻的用笔进行了深入研究,取古迹造像的方正锐利、墓志的清秀秀美、摩崖石刻的雄伟奇特,巧妙地融为一体,形成了独特的结构美。他在用北魏造像法写篆时,把握了篆的起落,用造像法起笔收笔,使锋芒在提按中巧妙流露,气势在中流淌。这种巧妙的交融与酝酿,正是赵之谦所追求的。
2. 师古而不拘泥,篆书独具风格,与众不同,自成一格
关于赵之谦的篆书,历来众说纷纭,按照正统中点笔法的标准,赵之谦的笔法可以说是“不合古法”。但正是这种不拘一格、自成一格的独到之处,才使得赵之谦在继承和发展邓石如书法的基础上,成功地融入了北朝墓志铭造像法,充分展现了他非凡的创造力,凸显了线条的书写特色。尤其是他。。作“折尖”,并不像通常的“折尖”那样逆着笔画方向,而是用顺着笔画方向的“折尖”来处理笔画,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立体感,极具装饰性。
赵之谦作为书法大家,并非不能写出刚劲有力的字迹,但他有意在碑文中去除粗犷之气,改正当时碑学中盛行的写字陋习,由形而上转为韵,由俗而转为雅。这或许与赵之谦的性情有关,他天赋异禀,学识渊博,品德高尚。 据蔡关洛《清代七百名人传》载:“他自两岁便能执笔写字,所读皆能记,好深思,故广读经史、名物之奥秘、性道之精微,而得其精髓。既研习许氏《说文解字》,又研习商周金文,汉以后隋以前诸石刻,以探六经之支流变迁。其古文深邃,与周双庚仰奇古。后与江都王忠、仁和龚自珍、邵阳魏源等更亲近,其骈文尤为雄浑,颇有六朝人之风范。” 赵之谦的一句话“独立性弥足珍贵,天下之大,很多人什么都说,但独立性很难找到”,恰恰揭示了他不拘泥于一种方式的性格,不拘泥于某种风格,甚至不拘泥于某一座纪念碑。
赵之谦54岁时,在为弟子钱氏抄写《宜山碑》时,曾表达了内心的感受:“宜山碑北魏时已佚,今郑文保所抄本,粗劣无比,人抄《史记》无可厚非。我朝篆书家,以邓万博为最。万博之后,近人只有扬州人吴熙载和我的朋友绩溪人胡觉甫。熙载年事已高,觉甫困于杭州,生死不明。觉甫在世时,我不敢写篆,如今也不知道觉甫去了哪里。钱氏下次求教篆法,我一定要将所学之处给他看。我用邓法写了宜山文,或许比文保抄的《史记》略胜一筹。” 从文字中不难看出赵无极对邓的仰慕。但赵无极并没有拘泥于邓的方法,而是将其变通为己用。他甚至公然将自己在书法上的才华和人力与邓、包、吴三人作比较:邓石如有四分才华、六分人力;包世臣有三分才华、七分人力;吴让之有一分才华、九分人力;而他自己则有七分才华、三分人力。论才华,他比别人高明。他甚至认为,经过努力,除了“始末不干净”这五个字的毛病外,他可以做到邓、包二人所不能做到的。顺着他内心活动的轨迹,不难看出他学邓石如,但又不被邓束缚,而是要超越邓。可见书法风格充分体现了书法家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情感。
3、要发挥创造力,运用巧妙的结构创作篆书,使字形美观大方,引人注目。
赵之谦的书法风格繁复深邃,刚劲有力,别具一格,巧妙的结构打动人心。赵之谦的书法风格庄重雄伟,横淡竖重,笔触遒劲厚重,结构挺拔疏密,方中带圆,竖笔中间微微弯曲,刚中带柔,富有弹性,厚重的笔触和浓重的中点增加了其雄浑、圆润、厚重的美感。虽然他的篆书作品有时会出现渗墨的现象,但他的锋利笔尖所表现出来的奇妙感觉,让人惊叹不已。
赵之谦的狭长篆书之美,犹如一位跳着芭蕾的美女,优雅而有力。古代书法家一致主张“书体要人形”,从狭长篆书之美中,我们体会到芭蕾舞者踮起脚尖的内涵。篆书作为一种长形的艺术造型,其重点在于上部,这种上密下松的布局,可以从人体结构中得到启发,从而为篆书做出更完美的黄金比例。
蔡邕在《论笔》中说:“笔柔,方能奇。”善用笔者,必须注重变化。丰富多变的用笔法会给书法增添光彩,单调枯燥的用笔法则失去书法的韵味,正如王羲之在《论书》中所说的:“直而相似,如算盘。”赵之谦以非凡的胆识,将北魏造像法引入篆书,突破了赵孟頫“用笔千百年来从未改变”的观念,为我们革新篆书技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。
【大家都在看】
笔墨纸砚+!
标题:他用魏碑写小篆,全国展览获奖者无不向他学习小篆字体大全
链接:https://www.ltthb.com/news/xydt/122035.html
版权:文章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